胡世鵬 繪
每周一早上6點,家住湖南株洲縣城的何超,要坐上兩個半小時的汽車,到該縣最偏遠的龍潭鄉政府上班。他原先是黨校教師,這次主動申請到山區基層工作。而在龍潭鄉工作了16年的李子領,因為工作業績優秀,回到該縣經管局工作。
今年4月以來,株洲縣對副科級以下一般干部實行工作交流,首批75名干部交流日前全部到位。縣委書記王建平說,一般干部交流打破了普通干部“一崗定終身”和“提拔才調動”的用人模式,也打破了“城鄉交流難”的現狀,有效促進干部作風建設,激發了廣大干部“想事、謀事、干事”的熱情。
干部調動難影響機關效能
“在同一單位,工作時間太長,容易疲勞、厭倦。不是‘老油條’,也像一個‘老油條’。換個工作環境,覺得一切都是新的,可以激發人的靈感,喚醒工作激情。”袁修幫在株洲縣偏遠的姚家壩鄉工作了18年,這次交流到自己的家鄉仙井鄉。
作風建設一直是基層黨政機關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王建平嚴厲批評了一些干部的作風:一位大學生“村官”為了申報村里的一個項目,在縣城某個部門跑了20余次;縣城某公安干警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后,不是當即處理事件,而是徑直走進飯館吃飯;上班時間,縣水利局一干部坐在一家酒吧的大廳里,眾目睽睽之下與社會人員打牌……
株洲縣干部作風建設領導小組調查認為,機關干部作風懶散,很大程度上與一般干部交流難的現狀有關。
據統計,株洲縣連續在同一個鄉鎮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達242人,在同一個縣直部門工作15年以上的達105人。長久以來,縣域范圍內干部輪崗交流對象均為部門、鄉鎮負責人,一般干部大多只能在系統內部輪崗,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和工作效能由此受到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