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交流今后將每年一次
要治機關作風病,必須突破干部管理制度的瓶頸。縣委組織部長莫大德說:“就是要把一般干部圈里的這潭水攪活。”
4月16日,株洲縣召開全縣干部大會,王建平向1300多名干部宣布,對全縣部門、鄉鎮所屬的股室和普通干部,實行交流調動與崗位調整制度。
株洲縣出臺的《一般干部交流工作規定》要求,在“編制對等、公平公正、合理調配、提高效能、積極穩妥”的原則下,對存在“因工作需要交流、在同一單位時間較長(15年)、需要回避”等原因的一般干部,逐步實行交流。在具體操作中,邊遠鄉鎮優秀干部“進城”,“弱勢部門”有成績、有水平的干部進“強勢部門”,“不在狀態”的干部離開“實權崗位”,專業技術人員和年輕干部到艱苦、復雜的環境鍛煉。
記者看到,在首批75名交流干部的名單中,4位在鄉鎮工作的優秀干部調進縣直機關,3位工作出色的干部從縣統計局、縣畜牧水產局等部門調任縣財政局、縣國土局。原縣農機推廣站站長被調到縣農業局,成為了一名普通干部。
據介紹,株洲縣從今年開始的一般干部交流,今后原則上每年一次,作為激發干部隊伍活力的“常規”動作固定下來。
對話決策者
定期跟蹤考察交流干部
記者:在交流過程中會否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
王建平:按照規定,干部交流名單是這樣產生的:首先,縣人事領導小組調研摸底、核實編制身份,提出各單位的交流名額;然后各單位根據交流規定,經集體研究提出交流人員名單。整個流程的細化,包括集體研究,都使得此次交流十分公平。除此之外,制度明文規定,各單位領導不得借機對干部進行打擊報復,不得拒絕接納交流進來的干部。
記者:對于原本就無所作為的干部,到了弱勢單位后,會不會變得更加消沉?
王建平:對于“一般干部交流”,還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主要職責落到了單位的“一把手”身上。對于各單位的作風,要做定期的考核,“一把手”要管好干部。如果單位作風上不去,“一把手”帽子就要掉下來。組織、人事部門將定期對被交流干部的工作、學習、生活等情況進行回訪,并建立跟蹤考察制度。堅持在交流中識別干部,在交流后定期考察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