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經濟破解轉型期的反周期難題
預見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可以利用引進外資和技術的驅動,在趕超中實現財富的原始積累,縮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收入上的差距。但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種導入模式的局限性和潛在的風險性。從經濟規律看,就是必須認識到引進要素對一個國家財富增長的邊界是有限的。要素的引進可以有效地改變一國的財富邊界,但不可能成為一國持續增長的動力。如果說前30年中國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外延式的外循環(主要依靠出口拉動、外資拉動),那么未來中國的發展必須走出一條內涵式的內循環發展之路(依靠本土創業企業、本土資本的壯大)。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周期回落和結構調整的壓力集聚期。多年來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背后,為了追求經濟增長指標,以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犧牲環境為代價,出現了亞健康經濟狀態。無論是環境約束還是產業結構發展內在需求的角度,中國經濟增長都將面臨著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或知識依賴型的轉型。在經濟調整與轉型壓力的疊加之下,創業經濟是促進經濟增長,降低經濟轉型中的陣痛和成本,實現平滑轉型的最佳路徑。
用經濟轉型的產業角度衡量,創業是企業價值創造和產業發展的起點,更是產業內生式增長的永恒動力。大力發展以科技型、知識型、服務創新型、創意型新興創業企業為主導的創業經濟可以從源頭上遏制對資本等的大量投入,必然推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重點服務于成長性創業企業、重點支持自主創新企業,包括“五新、三高企業”(“五新”也即“新經濟”、“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務”;“三高”也即“高技術”、“高成長”、“高增值”)。
當前我國處在工業化深入發展過程中,大工業的就業能力也呈下降趨勢,“高增長低就業”開始顯現,只靠輸血的就業扶持政策難以緩解就業壓力,依靠發展創業型經濟,打造自主創業的造血機制才是破除就業瓶頸的根本解決之道。因此創業型經濟不但能夠破解中國轉型期反周期的難題,也對促進產業升級,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國家競爭力、增加就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必將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加速器和發展引擎。
啟動創業型經濟需要全方位體系和制度建設
近幾年來,以國家甚至以大洲為單位的全局性宏觀創業探討和行動計劃日益增多,許多國家政府制訂全方位和多層次的長期發展戰略,成立了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并建立完善的創業管理體系,加強戰略層面的統籌管理,制定國家創業政策體系和實施計劃,指明創業型經濟的發展方向,引導和扶植創業型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政府對創業型經濟的發展也較為關注,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可以說這為創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撐。
發展創業型經濟不僅僅是簡單的創業扶持或政策性傾斜,更重要的是努力構建創業型經濟體系。盡管我國屬于創業活動高活躍國家,然而當前我國的產業結構、市場需求結構、投資結構、勞動力結構等還存在著既往傳統經濟模式的烙印,與創業經濟相適應的創業孵化體系、風險投資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分配與激勵制度以及政府管理體制等一整套的制度結構尚不成熟,體制障礙了構成創業經濟的基本制度性約束。
創業的技術成果轉化機制不順暢。根據有關方面進行的調查,我國一般成果轉化商品率為45.8%,而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25%,專利技術的實施率僅僅為10%,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并且取得規模效益的比例只有10~1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此外,在從技術開發、產品開發、生產能力開發到市場開發的整個產業化過程中,許多新創企業缺乏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共性技術的研發的機會,科研院所和大學不愿給予新創企業需要的項目技術資助,更不會輕易將其研發成果交給新創企業開發和商業化運作。造成創業企業、研發機構、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資源缺乏有效整合,科技成果共享程度低。
資源要素市場缺乏也降低了創業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和效率。事實上,知識資本經由創業企業的生產機制而進入市場過程,就是由知識資本凝結而成的商品實體的市場交易過程,體現了要素定價的市場化。因此必須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要素市場,包括資本市場、人力資源市場、技術交易市場,提供易獲得的創業資源和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