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經濟不僅要求產業轉型,也要求金融轉型。因此必須構建適合創業型經濟發展規律的金融框架(見下圖)。
圖 創業金融體系的初步構想
第一,多層次創業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踐表明:適合創業企業成長規律的多層次創業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是創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從當前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看,現在推出創業板更加緊迫。金融危機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平衡成為亟待破解的全球戰略性議題。金融資本要以產業資本為依托,將大量投資引向生產和服務領域,通過擴大生產來幫助世界經濟走出低谷。創業金融體系作為國家的戰略投資體系,通過運用政府財政投入、企業研發和產業化投入、創業風險投資、銀行信貸投入、資本市場融資和科技基金等手段,發展面向創業企業的債券市場,設立各類專項發展基金,從創業投資、創新風險基金、政策性金融到上市融資,形成具有多樣化的市場準入制度、項目孵育手段、資金來源渠道和退出機制的創業融資體系。
第二,構建創業資本市場的循環機制。構建以創業板為主導的創業資本市場循環機制。通過市場機制,有效評價創業資產價值,促進知識與資本的結合,推動創業經濟的發展。為創投提供“出口”,促進高科技投資的良性循環,提高高科技投資資源的流動和使用效率,全方位的為創業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建立科技發展銀行或創業產業發展銀行。重點投資在啟動新經濟增長點相關的高科技制造、能源環保、生物醫藥、農業科技研發領域。我國現階段在保持四大銀行發揮主體作用的同時,可以嘗試在某些區域由地方政府開辦專門支持科技型創業企業的中小型銀行,它們可以通過發展和應用現代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 探索開展多種貸款形式,有效降低對企業的信貸風險。
第四,積極發展面向創業企業的債券市場,改變千軍萬馬靠銀行過“ 獨木橋” 的融資格局。在一些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債券融資比例一般遠遠大于股票融資。2005年美國債券發行規模大約是股票發行規模的6.5倍,而2006年我國發行的企業債和公司債僅相當于同期股票籌資額的44%。可先考慮在高新區、創業園等發行企業債券,緩解我國創業企業的資金需求壓力,可以進一步探索多種形式的債券融資方式。鼓勵具備條件的高技術創業企業發行融資債券。
第五,重新架構制度,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社會資本對創業投資的良性引導。基于轉變的政策視角,創業園、孵化器等行政服務機構需要走上市場化、專業化發展的軌道,逐步發展成為聯結“天使”投資人的區域網絡組織。政府資本在創業投資中的作用主要在于鼓勵、扶持和引導,政府資本應在適當的時機逐漸退出,將其主體股份讓位于其他性質的投資主體,尤其是民營資本,充分發揮包括個人、企業或者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極具投資潛力的社會資本。
第六,規范發展要素與產權交易市場,促進風險資本與知識資本對接。要打破當前地區內產權交易市場的分割態勢,形成綜合的、多功能的產權交易市場,制定統一的交易規則,實行統一監管;鼓勵國內重點地區的產權交易市場聯合,信息共享,建立全國交易網絡,促進產權和資金跨地區流動;促進產權交易市場與金融機構協作,為創業企業發展提供后續融資支持。
迎接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崛起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創業活動。全球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的調整和重新排序之中,我國應化“危”為“機”,將內部失衡與外部失衡問題的解決統一起來,在結構性調整與周期性調整中需求突破點,全方位思考經濟發展模式變革的總架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創業型經濟發展之路,在全球危機中成為真正的“中流砥柱”。(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 張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