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十四、惠民直達工程
惠民直達工程是在總結過去惠民資金“一卡通”、為民服務“一站辦”、惠民對象“一線實”等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保障惠民政策和資金落實工作分成體制創新、平臺搭建、對象審核、資金發放和服務提供五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系統,形成保障惠民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的管理體系。
十五、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指村民通過規范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村內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政府采取以獎代補、民辦公助的方式,給予適當財政獎補。其目的是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政府獎補資金為引導,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進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投入新機制。
十六、政策性農業保險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指保險公司開展的由政府提供保費補貼的特定農作物(水稻、小麥、油菜)和特定養殖品種(能繁母豬、奶牛)的保險。保險的險種主要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農產品,各地可以根據當地農業產業政策開展其他農業保險業務。
十七、保障性安居工程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為解決城鄉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而出臺的一項惠民政策,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限價房、各類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其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又統稱保障性住房。
十八、城鄉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行動規劃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規劃的指導意見》(皖發〔2011〕14號)精神,市委、市政府決定,“十二五”期間在全市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規劃。
目標任務:力爭到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000元。
實施內容:一是實施就業提升工程,著力增加工資性收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容量;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順應產業優化升級趨勢,提高就業培訓實效;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二是實施創業富民工程,著力增加經營性收入。落實和完善鼓勵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優化創業環境;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轉型倍增計劃,拓展農業創業領域。三是實施民生普惠工程,著力增加轉移性收入。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原則,減少居民公共產品消費支出;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落實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逐步提高扶貧標準,推進開發式扶貧。四是實施財富增值工程,著力增加財產性收入。堅持依法行政,加大財產權益保護力度;優化財產性投資環境,拓寬居民投資理財渠道;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考核指標: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規劃考核評價和統計監測指標體系。考核評價指標22項,其中核心指標2項,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發展指標2項,即地區GDP增速、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其他增收性指標18項。監測性指標3項,主要分析監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分項結構情況,城鎮分類職工年均工資增長情況。
十九、民生工程
2011年,我市民生工程實施工作按照“鞏固、完善、規范、提高”的總體思路,通過抓落實、促成效、重創新,在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突出制度建設、深化項目管理、注重宣傳引導、創新民主參與等方面形成了系統化長效管理機制,有力推進了民生工程規范、有序、快速實施,圓滿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委托省民調中心在去年底開展的社情民意調查中,滿意度達93.98%,比2010年提高了3.73個百分點;知曉度達93.7%,比2010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
(一)2011年33項民生工程完成情況
2011年,全市33項民生工程應到位資金50億元(中央及省39.28億元,市4.11億元,縣區6.6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0億元,資金到位率達100%,惠及群眾700多萬人。全市政策補助類項目已按序時進度及時足額發放完畢,共發放資金15.47億元。工程類項目已批復建設點4376個,已開工4376個,開工率為100%;要求當年完工項目3936個,已完工3936個,完工率為100%。
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標任務: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居民全部納入保障范圍,按規定標準及時、準確、足額發放補助資金。
完成情況:堅持“低標準、廣覆蓋、高要求”,我市農村低保工作繼續提標擴面,縣(市)低保標準均已超過1200元,市區提高到3840元。全市保障農村困難群眾181475人,累計發放資金24895萬元,補助資金已按序時進度及時足額發放完畢。
2、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
目標任務:逐步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使其達到當地農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2011年分散供養標準年人均不低于1800元。
完成情況:我市有農村五保45742人,五保供養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實現城鄉統籌。2011年散居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1800—6240元,集中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2000—6240元。全市已發放五保供養資金10039.17萬元,補助資金已按序時進度及時足額發放完畢,五保對象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3、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目標任務:對符合政策規定的計劃生育家庭給予獎勵(特別)扶助,確保獎勵(特別)扶助資金及時、準確、足額發放。
完成情況:2011年全市補助14434人1612.31萬元,所有資金均已足額發放完畢。
4、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目標任務:及時、準確、足額將直補資金發放到移民個人,每人每年補助600元,繼續對移民村實行項目扶持。
完成情況:在直補資金發放上,2011年下達合肥市水庫移民扶持直補資金4077.08萬元,所有資金均已按照相關政策打卡發放到人。在項目扶持上,2010年度第一批水庫移民后扶項目共115個、第二批水庫移民后扶項目共78個,都已全部完工。
5、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機制
目標任務:對城市(含縣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0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應保盡保。
完成情況:租賃補貼發放情況:經申請、審核和公示,合肥市廉租住房配租家庭為20951戶(42766人),共計發放租金補貼4125.6萬元。
廉租房建設實施情況:2010年廉租房建設續建項目共8個,已全部完工;2011年全市計劃新建廉租住房7個、公共租賃住房52個、棚戶區改造共35個,均已全部開工。
6、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制度
目標任務:對符合政策規定的7071名城鎮重度殘疾人、29554名農村重度殘疾人每人每年補助600元,對6228名貧困精神殘疾人每人每年提供500元基本精神藥物治療費用補助。
完成情況:完成37676人貧困重度殘疾人的救助任務,發放救助金2297.4萬元;全市累計救助貧困精神殘疾人6326人,發放補助資金339.73萬元。所有資金均已足額發放完畢。
7、社會(兒童)福利中心建設
目標任務: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設施較完備、功能較齊全的縣級社會(兒童)福利中心。2010年,規劃新增床位170張(跨年度工程)。
完成情況:2個福利中心均已投入使用。
8、光榮院建設
目標任務:2010年,規劃建設床位數110張(跨年度工程)。
完成情況:光榮院已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