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日發表報告稱,近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逐步縮小”、“并沒有預想的嚴重”,原因是政府對農村財政支出的增加和更多農民向城市遷移。中國的貧富差距是近年來最受國內輿論詬病的焦點之一,也是中國發展模式遭受外界揶揄的要害之處。在西方一些激烈的評論中,中國在收入公平的問題上幾乎不可救藥。OECD2日的報告是第一份認為“中國貧富差距在縮小”的報告,其有些讓人驚訝的結論立刻引起中國學者的不同爭辯,中國社會探討這一頑疾也因此找到了新機會。
OECD:中國貧富差距縮小
《華爾街日報》3日分別在報紙和網站上刊登了這一消息。其中英文網站上配發的是一張上海購物街的照片,圖片說明是:農村人口進城有助于削減中國社會的不平等。該報中文網的相關報道題目是《經合組織:中國貧富差距沒有繼續擴大》,配發的卻是冬天北京街頭一名小女孩乞討的照片。
報道說,中國過去30年飛躍式的經濟增長帶領數億民眾擺脫了貧困。但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更快。房地產開發商和失地農民之間、工廠老板和農民工之間的緊張關系,常常成為社會沖突的爆發點。這種情況迫使中國政府縮小收入差距。
報道認為,中國政府在解決貧富差距這個“最嚴重社會問題”方面已經開始取得成效。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2005年中國的基尼系數是49.6。基尼系數是國際通行的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0為絕對平等,100為絕對不平等。但經合組織這回使用了一種據稱能更好反映物價變動和未登記城鎮農民工的統計方法,得出2005年中國的基尼系數是41,并于2007年小幅下降至40.8。報告中配發的圖表顯示,中國的貧富差距比美國和其他多數發達國家大,但比土耳其、墨西哥、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要小。
報告稱,去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500美元,是農村居民收入的3倍多,如果考慮到進城務工和農村物價等因素,城鄉收入比例應為2比1。經合組織高級經濟學家赫德呼吁中國進一步實行農村12年義務教育制度,并改革戶籍管理體系。經合組織表示相信,“中國政府的低水平債務將使它能夠在社會福利項目上進行長期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