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麓,空降兵部隊野戰網上對抗演習拉開帷幕。野戰指揮所的大屏幕顯示:千里之外的軍用機場馬達轟鳴,傘兵戰車、火炮和各種空投系統正在快速裝載;預定戰場,成千上萬朵傘花競相開放;“紅”、“藍”作業區干擾與反干擾、攻擊與反攻擊……戰斗異常激烈。
鄂北山區,空降兵部隊后勤補給精確化保障演練如火如荼。隨著天空陣陣轟鳴聲,一朵朵傘花將一箱箱后勤指揮、軍需、衛生、軍交、油料、野營裝備、大型武器裝備和百余名后勤保障人員安全投送到地面。數十分鐘后,干裂的河灘上奇跡般地冒出了野戰指揮所、野戰醫院、野戰加油站等設施。
著眼未來空降作戰需求,空降兵超越過去沿用多年的分散編組方式,按“模塊整合”的理念對作戰力量重新編組。記者在采訪中看到:演兵場上,步兵連、摩步營、特種分隊等均成為一個個獨立的模塊,根據作戰需要和作戰任務的不同,可以像堆積木似的靈活抽組,進行戰斗力整合。
如今,空降兵由初建時的單一兵種,發展成為擁有炮兵、航空兵、導彈兵、偵察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等20多個專業兵種組成的“集團軍”,達到了“精干、合成、高效”。
在天為雄鷹,落地成猛虎。從東北雪原、南海島嶼到十萬大山、世界屋脊,從平原湖泊到山區森林,空降兵在各種復雜地區進行空降“一體化”作戰演練,使部隊具備了到處能飛、到處能降、到處能打的特殊作戰本領。
隨著使命任務的拓展,空降兵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在征戰多樣化“戰場”上走向世界
“抗震和打仗一樣,你只有一種選擇:跳!跳!跳!”
汶川大地震中,空降兵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帶領14名突擊隊員,在沒有準確氣象資料和地面引導的情況下,克服了地形極其復雜、高原缺氧等諸多困難,在茂縣成功實施傘降。
這一跳,是空降兵勇敢和智慧的“試金石”,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中國空降兵的風采。
汶川大地震,還讓記者真正體驗到了空降兵的“反應神速”:11000余名官兵,從接到預先號令到部隊整裝待發,僅用了幾個小時,創造了空降兵歷史上兵力出動規模最大、準備時間最短的記錄。
空降兵部隊政委趙以良對記者說:“作為一支高度機動的武裝力量,空降兵——插上雙翼的‘天兵’,是決定每一場突發行動和戰斗最終勝負的‘利器’。”
哪里有“戰斗”,哪里就有空降兵的身影。面對一次次重大任務的考驗,空降兵展現出全方位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過硬本領。抗擊雨雪冰凍災害中,為搶修輸電大通道“咸夢線”,官兵們扛著30多公斤重的器材,在滿是積雪、怪石林立的崎嶇山路上連續奮戰,提前15天完成任務。’98抗洪搶險,空降兵萬人千車挺進長江大堤,守洪湖、戰監利、援武漢,78個晝夜殊死拼搏,未潰一堤一壩,未損一兵一卒。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大國責任也越來越重。在參與國際反恐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軍事交流活動中,中國空降兵的腳步邁上了世界的舞臺。
“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中國空降兵與享譽世界的俄羅斯空降兵同一機場起飛,同一高度空降同樣的人員和新型重裝備,在同一空降場內打擊相同目標,成為整個演習的“亮點”。
“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成員國聯合反恐軍演,中國空降兵在異國藍天上演精彩的“閃電破襲戰”……國外軍事專家評論:“中國空降兵顯示出令人矚目的威懾力。”
(記者 張金玉 李建文 特約記者 趙啟洪 圖片為張東賀、譚超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