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結束多年“薯賤傷農”的歷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馬鈴薯暢銷,給定西打開了通向國際市場的大門。雖然定西地處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經濟落后,但海拔高、氣溫低、溫差大,雨季降水相對充足,正好適合種植高質量的馬鈴薯。過去,定西人靠馬鈴薯填肚子,現在他們又從馬鈴薯身上,找到了什么新價值呢?
在安定區高峰鄉,記者見到了村民陳月蘭,她是定西市有名的馬鈴薯種植專業戶,她告訴記者,隨著定西的土豆出口量越來越大,她也變成了新的出口型農戶,她家去年種植30畝隴薯6號馬鈴薯新品種,平均畝產4000公斤,總產量120噸,這些馬鈴薯大部分都通過市里的出口公司帶到了嚴重缺糧的中東地區國家,而通過銷售馬鈴薯,她家今年收入達到8萬多元,靠種馬鈴薯致富,蓋起了新瓦房,這位樸實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是對科學種薯,她卻有一套理論。
安定區高峰鄉貢馬村農民陳月蘭:“這是用芽栽培育種植,原來大面積種馬鈴薯很容易爛,用這樣芽栽技術不容易爛。”
陳月蘭告訴記者,她對種馬鈴薯有著特殊的感情,她家祖祖輩輩都是種馬鈴薯的,但是,每一個時代,馬鈴薯對她們的意義卻各有不同。
陳月蘭:“原來就是救命薯,到了80年代就是溫飽薯,現在就是致富薯。”
隨著國際糧食缺口不斷擴大,陳月蘭還告訴記者,為了種植更多更好符合出口標準的馬鈴薯,她家今年又租了7畝地,花4500多元買了60多袋化肥,還購置了微型耕作機械,從而可以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這樣算下來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還好,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在安定區,從水川區到山旱區,由西南部向東北部,家家推廣普及微型耕作機械,全面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掀起了一場“以機代牛”的革命。
安定區石峽灣鄉清水村劉家渠社農民顧海彥:“養芋一年最少也有600元/人均,一般收入有1000元/人均。”
安定區石峽灣鄉清水村農民杜守剛:“加上養芋今年計劃人均達到3000元,3000斤糧3000元收入。”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2006年,定西農民人均純收入1762元,而來自馬鈴薯的收入就達1304元。2007年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將獲得1500元收入。不起眼的馬鈴薯,已經成了定西廣大農民增收的“黃金產業”。
對紅紅火火的馬鈴薯產業,當地農民編了句順口溜,馬鈴薯開花賽牡丹,土豆變成了金蛋蛋。經過10年發展,年產500萬噸馬鈴薯的定西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馬鈴薯之鄉”,可這個過程并不順利,就在五六年前,定西的不少農民還曾經因為種馬鈴薯,而傷透了腦筋。
在安定區的魯家溝鎮,記者遇到了運輸大戶張維漢,他告訴記者在2003年以前雖然全區馬鈴薯價格長期低迷,農民增產不增收,“薯賤傷農”現象時有發生,挫傷了廣大種植戶的積極性,當時政府提出來養芋工程,但老百姓種銷不出去,銷出去了價格也非常低。
張維漢告訴記者,在馬鈴薯剛剛走向市場的初級階段,本地販子甚至為了爭奪幾分錢的代辦費相互激烈競爭,導致他們也難掙到錢,產業鏈條最低端的農民更難獲利。
張維漢:“當時我們的土豆主要靠南方發貨的從我們這邊收購、采購,價格由他們說的算,剛開始九幾年,這么大的小馬鈴薯才4分錢到6分錢,大的8分錢到1毛2。”
記者了解到,為了避免惡意競爭薯賤傷農的現象,在2003年7月,由安定區政府牽頭成立了馬鈴薯經銷協會,選舉理事14名,當年發展會員89名,現已發展到468人,下設23個分會,覆蓋農戶46000多戶,安定區馬鈴薯經銷協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劉大江告訴記者,協會的這支營銷隊伍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
安定區馬鈴薯經銷協會會長劉大江:“協會成立以后,從農民種植、收購、儲藏、銷售整體的一體化的服務。”
劉大江也告訴記者,協會是定西馬鈴薯產業發展,實現市場化的橋梁和紐帶,它的作用是改善了農戶在市場競爭中的弱勢地位,為農民搭建了通向市場的平臺,而當他們意識到,在全球糧價持續走高,導致非洲和亞洲等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短缺現象進一步嚴重時,協會也在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
劉大江:“出口這塊,有一個很好的對比就是我們國內和國際的銷售,他們的利潤空間差了三至五百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