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對城市基礎設施帶來巨大壓力。圖為下班高峰時廣州地鐵站外擁擠的人群。
人民視覺
注:本表占全國比重的全國人口數據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人口數。
處處要“與人較量”
外來人口大量涌入,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勞動力支撐,但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也日益凸顯
坐地鐵上班,車上人多得連個空隙都難找,常常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去,上了車也很不舒坦,卡在人縫里,動彈不得;
去餐館吃飯,不管風味的、家常的,基本上稍有點名氣的都要等位,為了吃一頓排上個把小時,再正常不過;
生病去醫院,掛號好像“打仗”,好不容易進了醫院,床位往往人滿為患,頭疼腦熱只能被安排在走廊里輸液;
看上了新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房子數量有限,想買的人太多,得按照開發商定下的規矩,預存一大筆定金,參與搖號;
…………
對于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來說,現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似乎正變得處處要“與人較量”,而這與近年來首都人口“屢創新高”密不可分。北京市統計局9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與2005年的1538萬人相比,短短7年間增長了530多萬人。
不只北京,人多也已成為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老百姓的共同感受。201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達到2380萬人,比2011年增加33萬人。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的人口也從改革開放之初的30萬人迅速躥升到2012年末的1054.74萬人;廣州的人口更是從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的不到1000萬人,迅速增長到“六普”時的1270多萬人。
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并非中國獨有。有研究指出,二戰后,世界范圍內城市化發展的總趨勢是集中化、大型化。紐約人口從1950年的1234萬,增長到2010年的2010萬。東京都市圈1950年人口為1127萬,到1965年翻了一番,2010年則增長到3693萬。發展中國家大城市人口增長更為迅速,2010年,新德里人口達2194萬,墨西哥城人口達201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