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日前,備受矚目的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落下帷幕。會議公報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如何解讀五中全會的重要意義?五中全會公報中的論斷和部署對中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意味著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博士。
“十二五”處在中國發展的關鍵節點上
記者:五中全會對“十二五”的發展時期,有三個判斷:“關鍵時期”、“攻堅時期”、“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三個判斷?
辛鳴: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十二五”發展歷史方位的判斷。社會發展一定要審時度勢,只有當我們知道了處于什么樣的階段,具備什么樣的條件,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有什么樣的目標,才能做出我們該干什么和該怎樣去干的決策。
所謂“關鍵時期”,是指“十二五”規劃不僅要為未來五年發展籌劃,更要為2020年乃至2050年的發展布局奠基。到2020年,也就是建黨100年的時候,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2050年,也就是建國100年的時候,要實現“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這些目標好比蓋一座宏偉的大廈,而“十二五”這五年正是這座大廈布局和奠基的關鍵時期,布局布得好與壞,奠基奠得扎實與否,直接關系著這座大廈能否順利建成和建成什么樣子。
所謂“攻堅時期”是指中國社會進入了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笆晃濉卑l展的輝煌成就,讓中國進入了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行列,中國社會已經開始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這一變化固然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但也給我們提出了新問題,一個國家從中等收入經濟體邁向高收入經濟體的發展模式,不可能簡單復制從低收入經濟體邁向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既有發展模式,過去管用、能用、好用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方法以后恐怕不再能用了。但是要從熟悉了、習慣了、做順手了的發展方式轉變到新的發展方式上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既有技術的要求,更有利益調整的必須,而這些都是硬骨頭,需要下大力氣攻堅。
所謂“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是指“十二五”的中國發展是在“世界第二”這樣一個新起點上往前走。5.5萬億美元有余的經濟總量再加上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和第二大貨物進口國(進出口貿易總額2.2萬億美元)的地位,以及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2.6萬多億美元)的事實,中國的發展將開始深度影響世界的發展格局與發展態勢。如果說過去發達國家看待中國的發展只是把中國當成眾多廉價工廠中一個比較能干但遠遠不在同一重量級上的打工者、追趕者的話,今天的中國已經可以面對面地站在世界舞臺上影響乃至改變他們的產業模式、經濟結構,甚至生活方式。這一點在全球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已經表現得很充分。
由于這一起點,使得中國對世界來說已經不再是無足輕重,而成為了舉足輕重。中國可以在整個世界由于金融危機而步履蹣跚的境況下,揚長避短,充分運用結構調整蘊含的巨大潛力與廣闊國內市場的巨大空間,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在這一點上,是完全可以大有作為的。
我們“十二五”規劃的所有內容就是在這三個判斷的基礎上展開的,并強調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