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抓關鍵、求精準,奮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把扶貧開發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建立完善貧困縣考核、約束和退出機制,引導各種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流動,力爭貧困地區農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牧民收入平均增速,全年減貧20萬人,全面完成“十二五”減貧目標。
拓寬產業扶貧之路。圍繞扶貧重點產業,擴大扶貧產業試驗示范園區試點規模,做優做強扶貧產業。抓好生態扶貧工程,完善金融扶貧政策,繼續實施光伏扶貧和旅游扶貧,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努力在產業富民上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推動“拉面經濟”、民族工藝品、民族歌舞表演等提升質量、樹立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
強化區域攻堅和精準扶貧。堅持以東部干旱山區、青甘川交界地區等特殊類型扶貧工作為重點,統籌實施一批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項目。加強產業帶動和綜合治理,突出精準識別,真正做到項目資金、駐村幫扶到村到戶。對不具備生存發展條件的地區,尊重群眾意愿,采取多種形式,穩妥推進易地搬遷,不斷改善生存發展環境。
更加注重智力扶貧。實施職業教育和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完成貧困勞動力和“兩后生”職業教育培訓2.5萬人。加快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決不讓孩子們輸在教育起跑線上,決不能任由貧困問題代際傳遞下去。